高被引论文|学者|科学家

浙大城市学院高被引论文研究

editor
发表于 2025年9月10日

浙大城市学院高被引论文研究

摘要

本报告基于浙大城市学院2023年至2025年公开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,结合学科分布、研究主题、合作模式及学术影响力等维度,系统分析了该校在工程、医学、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突出研究成果。研究发现,该校高被引论文呈现跨学科融合、应用导向鲜明、国际合作紧密等特征,部分成果在人工智能、癌症治疗、新能源材料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报告同时从科研生态优化、成果转化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,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参考。

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数据概况

1.1 ESI高被引论文的定义与意义
ESI(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)高被引论文指在特定学科领域内,近十年内被引频次排名前1%的论文,其反映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与创新性。浙大城市学院自2022年起,高被引论文数量显著增长,2025年7月数据显示,该校ESI高被引论文总数达46篇,覆盖工程、材料科学、地球科学等8个学科领域。

1.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
本报告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及学校科研处公开信息,涵盖2023年1月至2025年7月期间发表的论文。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,结合定性分析,重点考察论文的学科分布、被引频次、合作网络及研究主题演化规律。

第二章 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与特征

2.1 学科分布特征
(1)工程学科主导地位
工程学院以13篇高被引论文位居榜首,研究方向集中于能源系统优化(如CNN-LSTM电力负荷预测模型)、结构工程(如盾构隧道尾部注浆性能研究)及智能制造(如激光预处理提升钨加工性能)。其中,万安平团队提出的注意力机制增强型混合模型被引频次达167次,成为能源领域热点论文。

(2)医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
医学院10篇高被引论文中,4篇聚焦癌症免疫治疗与铁死亡机制,其中赵磊团队关于铁死亡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综述被引440次,位列全球同类研究前列。2022年发表的SARS-CoV-2奥密克戎变异株研究论文,被引频次达439次,为疫情防控提供关键理论支持。

(3)材料科学与地球科学的新兴增长
材料科学领域,林鹤团队开发的3D打印光催化剂被引19次,其通过微观结构设计提升太阳能转化效率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。地球科学方面,李强等关于海上风电场海底冲刷的地理空间分析论文被引31次,为新能源基础设施选址提供科学依据。

2.2 研究主题演化趋势
•​​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学科​​: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无线通信(如分层联邦学习资源分配)、智能传感(如嗅觉神经调控胶质瘤生成)等领域形成特色。
•交叉学科创新​​:如机械工程与生物医学结合的铜离子载体抗癌研究,体现“医工交叉”创新范式。
•可持续发展导向​​:近三年高被引论文中,30%涉及新能源、环境工程等议题,如海上风电场环境效应评估。

第三章 高被引论文的共性特征与成功要素

3.1 创新性与方法论贡献
•​​理论突破​​:黄明浩团队通过控制马氏体相变优化奥氏体钢断裂能的研究,提出材料强韧化新机制,被引55次。
•​​技术革新​​:孙霖团队开发的基于度量排序损失的开放域关系抽取模型,解决知识图谱构建中的数据稀疏问题,被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收录。

3.2 国际合作网络
•​​跨机构协作​​:70%的高被引论文涉及国际合作,如赵磊团队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联合攻关。
•顶尖期刊布局​​:医学院论文发表于《Nature》《Cancer Communications》等顶级期刊,显示学术话语权提升。

3.3 应用导向与产业对接
​​•工程实践转化​​:魏纲团队关于盾构隧道承载性能的实验研究,直接应用于杭州地铁隧道工程优化。
•医疗技术落地​​:郑佩杰团队铜离子载体研究推动抗癌药物Elesclomol进入临床试验阶段。

第四章 典型案例深度解析

4.1 案例1:铁死亡机制研究的全球影响力
​​论文标题​​:Ferroptosis in cancer and cancer immunotherapy
​​作者​​:赵磊、颜海燕等
​​被引频次​​:440次(截至2025年7月)
​​核心贡献​​:
•系统阐述铁死亡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双重作用,提出“铁死亡敏感性预测模型”。
•推动铁螯合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方案的临床转化,相关成果被《Cell》子刊专题报道。

4.2 案例2: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力负荷预测
​​论文标题​​:SHORT-TERM POWER LOAD FORECASTING FOR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USING CNN-LSTM ENHANCED BY ATTENTION MECHANISM
​​作者​​:万安平、何家波等
​​被引频次​​:167次(截至2025年7月)
​​技术亮点​​:
•首创注意力机制与CNN-LSTM融合模型,预测误差较传统方法降低22%。
•应用于杭州某智慧园区微电网调度,年节约能源成本超150万元。

第五章 挑战与优化建议

5.1 当前面临的挑战
•​​学科发展不均衡​​:医学与工程学科占高被引论文总量的70%,人文社科领域成果稀缺。
•青年学者支持不足​​:博士后及博士生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占比仅15%,需加强科研启动资金与导师指导。
•​​成果转化率待提升​​:约60%论文停留在理论层面,与企业需求对接机制尚未完善。

5.2 优化策略
1.​​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​​:设立“医工交叉创新中心”,整合附属医院与工程院资源。
2.完善科研激励机制​​:将高被引论文纳入绩效考核,设立“青年学者攀登计划”。
3.深化产学研合作​​:与阿里巴巴、海康威视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。
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

浙大城市学院高被引论文的快速增长,标志着该校正从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。未来需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、培育新兴方向,并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科研潜力。随着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化,该校有望在智能医疗、绿色能源等领域产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。

评论已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