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图书馆开具高被引论文证明的具体步骤是什么?
大家好!小编这次分享的是高校图书馆开具高被引论文证明的具体步骤~
高校图书馆开具高被引论文证明的具体步骤,会因学校系统差异略有不同,但核心逻辑均围绕“身份认证—论文确认—申请提交—报告获取”展开,整体可分为以下通用流程,实际操作时需结合所在高校图书馆的具体要求调整:
第一步:确认开具前提,准备基础材料
在启动申请前,需先明确两个关键前提,避免后续流程受阻:
1. 确认论文的“高被引属性”:通过Web of Science(WoS)的ESI模块,检索自己的论文(输入标题、作者、发表期刊等信息),确认论文标注有“Highly Cited Paper”标识,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所在高校(部分图书馆仅为“本校署名”的论文开具证明);
2. 准备论文核心信息:整理好论文的完整题录(包括英文标题、全部作者、发表期刊名称、发表年份、卷期页码、DOI号),部分图书馆需上传论文PDF全文或录用通知,提前保存至电脑备用。
第二步:登录图书馆“查收查引”系统,完成身份认证
高校图书馆通常会将高被引证明开具纳入“查收查引”服务模块,需通过校内统一身份登录:
1. 进入图书馆官网:打开学校图书馆主页,在“科研服务”“信息咨询”或“服务大厅”栏目中,找到“查收查引”“论文收录引用证明”或“自助引文证明”相关入口(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标注为“查收查引与科技查新”,浙江大学图书馆标注为“科研成果收录引用证明”);
2. 完成身份绑定:点击入口后,需使用校内统一身份账号(通常为学号/工号+密码,部分学校需通过校园网或VPN登录)登录系统,系统会自动关联校内身份信息,确认申请人与学校的隶属关系。
第三步:提交论文信息,认领并确认成果
登录系统后,需通过检索或手动录入,将高被引论文“认领”到个人账号下,确保信息匹配:
1. 检索论文:在系统内选择“Web of Science”“ESI”等数据库作为检索源,输入论文标题、DOI号或第一作者姓名,点击检索后,系统会自动匹配到对应的论文记录;
2. 确认信息:找到目标论文后,核对记录中的“被引次数”“高被引标识”“署名单位”等信息,确保与自己的论文完全一致(若存在同名作者或相似标题,需通过发表年份、期刊名称进一步区分),确认无误后点击“认领”或“添加至成果库”。
第四步:选择证明类型,提交开具申请
认领论文后,需明确证明的用途(如职称评定、项目申报),并选择对应的证明模板,完成申请提交:
1. 选择证明类型:在系统的“证明申请”栏目中,选择“高被引论文证明”(部分图书馆会将其与“收录证明”“引用证明”合并,需在申请时勾选“高被引标识”选项);
2. 填写申请信息:选择需要开具证明的论文(可单次申请多篇),填写证明的用途、份数(电子件/纸质件),若需要纸质证明,还需填写领取地址或邮寄信息;
3. 提交审核: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后,点击“提交申请”,部分图书馆会在此环节提示“无需缴费”(校内服务通常免费),或生成缴费订单(少量学校收取工本费),完成缴费后即进入审核流程。
第五步:等待审核,获取并验证证明
提交申请后,图书馆工作人员会在1-3个工作日内(部分高校支持“当日加急”)核对论文信息,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取证明文件:
1. 查看审核进度:登录系统的“我的申请”栏目,可实时查看申请状态(如“审核中”“已完成”),若审核不通过,系统会提示原因(如信息不匹配、未标注高被引),需修改后重新提交;
2. 获取证明文件:审核通过后,系统会发送通知至申请人的校内邮箱,或在“我的证明”中提供电子证明的下载链接(通常为PDF格式,带有图书馆电子签章);若申请了纸质证明,可选择“校内自取”(到图书馆咨询台领取)或“邮寄送达”,收到后需核对纸质证明上的签章是否清晰;
3. 验证证明有效性:部分高校的电子证明支持在线验证,可通过图书馆官网的“证明验证”入口,输入证明编号或论文DOI号,确认证明的真实性,避免伪造。
评论已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