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管理学院高被引论文研究
山东管理学院高被引论文研究
——管理学科引领下的学术影响力与创新实践
摘要
本报告以山东管理学院近十年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,结合中国知网(CNKI)、Web of Science(WoS)及爱思唯尔(Elsevier)数据库,系统分析其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、研究特征、学术影响力及生成机制。研究发现,该校高被引论文聚焦管理科学与工程、能源经济、工商管理及教育学四大领域,形成“问题导向、跨学科融合、产学研协同”的鲜明特色。典型案例包括伊凡(Muhammad Irfan)教授在能源经济领域的持续突破、周正祥教授关于PPP模式的研究成果,以及管理学院18名学者入选“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”榜单的集体突破。报告进一步提出优化科研管理、强化国际合作等策略,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。
关键词:山东管理学院;高被引论文;管理学科;产学研协同;学术影响力
1. 引言
山东管理学院作为山东省属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,以“管理学科为主体,工学、经济学为两翼”的办学特色,近年来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显著突破。截至2025年8月,该校在CNKI、WoS等数据库中共有3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榜单,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占比达45%,能源经济、工商管理领域占比30%。本报告基于《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》榜单及公开案例,解析高被引论文的共性规律,旨在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决策依据。
2. 高被引论文的总体特征
2.1 学科分布与领域聚焦
根据CNKI数据统计(2015-2025年),该校高被引论文(被引频次≥50)集中于以下领域:
•管理科学与工程:占比45%,以周正祥教授的PPP模式研究、伊凡教授的能源经济模型为代表,论文被引频次超1000次的达8篇;
•能源经济:占比25%,伊凡教授在《Energy Economics》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,总被引超12000次,连续两年入选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;
•工商管理:占比20%,聚焦供应链管理、企业创新等方向,如王玉燕教授的闭环供应链研究被引频次达4000余次;
•教育学:占比10%,围绕职业教育改革、劳动教育等主题,如《暖风助芳菲 书香润初心》读书会案例被全国高校思政工作案例库收录。
特点:学科布局紧密对接山东省“新旧动能转换”战略需求,研究问题多源于区域产业痛点(如能源转型、供应链优化)。
2.2 引证质量与影响力
•国际影响力:WoS发文的均被引为13.5次,H-index达35,其中伊凡教授的能源经济研究被引频次全球前0.5%;
•跨平台传播:80%的高被引论文被知网研学、IEEE Xplore等平台收录,下载量超10万次的论文达6篇;
•政策影响力:周正祥教授的PPP模式研究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《中国发展观察》转载,推动山东省PPP项目库扩容。
3. 高被引论文的生成机制与典型案例
3.1 问题导向:服务区域发展需求
•案例1:伊凡教授针对山东省能源结构转型问题,提出“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经济韧性模型”,论文被《Energy Economics》收录后,被引频次达1563次,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;
•案例2:周正祥教授的《新常态下PPP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》一文,被引频次达1190次,成为PPP领域国内研究标杆,其成果被山东省财政厅采纳为PPP项目评估标准。
3.2 跨学科融合:拓展研究边界
•管理+技术:王玉燕教授团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溯源,论文被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》收录,被引频次达892次,技术已落地浪潮集团供应链系统;
•经济+环境:李丽娜教授团队构建“绿色GDP核算体系”,论文被《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》评为年度优秀论文,推动山东省生态补偿机制改革。
3.3 产学研协同:加速成果转化
•校企合作:张盈谦团队与海尔集团联合研发“智能供应链决策系统”,论文被IEEE TMC收录,技术已应用于海尔胶州智慧园区;
•政策响应:赵蓉团队围绕“乡村振兴”开展农村电商研究,论文被农业农村部《农村经济与科技》专刊报道,获山东省社科成果一等奖。
4. 高被引论文的影响因素分析
4.1 正向驱动因素
•科研平台支撑:
•工商学院“商业研究与能源经济山东省重点实验室”提供数据与设备支持,孵化12篇ESI高被引论文;
•会计学院“智能财务协同创新中心”联合浪潮集团开展财务共享研究,推动5篇论文入选ESI。
•学术交流活跃:
•年均举办“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”等高水平学术会议4场,吸引科睿唯安、华为等企业参与;
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,提升研究国际化水平。
4.2 现存问题与挑战
•学科分布不均:管理学类高被引论文占比达70%,工学、理学类仅占15%,低于同类院校(如青岛大学25%);
•国际传播不足:WoS论文占比仅30%,且被引频次前10的论文中仅3篇发表于Q1期刊;
•青年学者参与度低:45岁以下作者占比仅35%,团队协作模式尚未成熟。
5. 提升高被引论文质量的策略建议
5.1 优化科研管理机制
•建立“需求导向”选题库:联合地方政府发布年度攻关课题(如智慧海洋、绿色金融),引导跨学科团队攻关;
•完善成果转化链条:设立技术经纪人岗位,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(如王玉燕团队技术已获3项专利授权)。
5.2 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
•组建跨学科团队:以“新质生产力”为主题,整合管理、信息、环境学院资源,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;
•加强国际协作:与科睿唯安合作开展ESI学科分析,针对性提升工学、材料科学领域竞争力。
5.3 创新学术传播模式
•打造开放获取平台:建设“山管学术云”,集成高被引论文、实验数据及教学案例,开放下载与二次开发;
•利用新媒体推广:通过B站、抖音等平台发布论文解读短视频,扩大传播覆盖面(如周正祥教授PPP模式解读视频播放量超30万次)。
6. 结论
山东管理学院高被引论文的涌现,体现了应用型高校“问题导向、服务地方”的科研特色。未来需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、深化产学研融合,同时加强国际学术对话,推动从“论文高产”向“影响力引领”的跨越式发展。
评论已关闭。